丹陽鎮: 人勤苗旺 溫室大棚春意濃
丹陽鎮: 人勤苗旺 溫室大棚春意濃
清明前后,種瓜點豆。眼下正是春耕春種的關鍵時節,瓜農們搶抓時間節點和晴好天氣,忙著栽種西瓜,到處呈現一派繁忙而喜人的景象。
走進丹陽鎮中河東村民組,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連片規模化的西瓜大棚,滿棚的西瓜幼苗綠意盎然、長勢喜人。西瓜種植戶武守林一大清早便在大棚里忙個不停,只見他鋪膜、打孔、栽苗、培土、澆水……不一會兒,新嫩的西瓜苗便整整齊齊地排列成一排。
50歲的武守林來自亳州市利辛縣新張集鄉,是丹陽鎮潤州村的大棚西瓜種植大戶,同時也是一名有著豐富經驗的“老瓜農”,今年共搭建了34個種植大棚,面積達30余畝。當問起選用西瓜的品種時,武守林如數家珍地介紹起來:“今年主要栽種臺灣小蘭西瓜和上海崇明島美都西瓜,小蘭西瓜個頭不大,瓜瓤呈黃色,皮薄肉脆汁多,甜度高,深受消費者的喜愛。而美都西瓜屬于中熟雜交品種,瓜瓤呈紅色、果肉細膩無渣,口感更清爽,是夏天居民們清涼解暑的重要標配。”他一邊介紹一邊不停地感嘆道:“鎮里常常安排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查苗情、看病情、測墑情,給我們進行技術指導。在疫情防控期間,還幫助我們種植的其他農產品找銷路,確保農業生產能順利進行。”
武守林算了一筆賬,這批西瓜從種植到上市總共需要80天,預計5月底就能上市,除去成本.能掙十幾萬元。看著滿棚的瓜苗,武守林對今年豐產豐收充滿了希望。
為了讓土地得到充分利用,武守林還增加了草莓種植,并按照產品種類、生產數量、成熟周期等特點進行分批種植,讓土地“不留空檔期”。
高附加值農作物的種植,不僅提高了農村土地利用率,還有效解決了一些村民在“家門口”就業的問題。
夏治琴是丹陽鎮西瓜大棚里的一名采摘工人,西瓜的規模化種植讓她在家門口就有活干,每天也能得到不錯的收入,看著日子一天天地變好,夏大姐的臉上掛滿了笑容。
鄉村振興,產業興旺。近年來,丹陽鎮依托地勢平坦、交通便捷等地域優勢,吸引了大批外地種植戶落戶本地發展農業種植。為了更好地服務瓜農,丹陽鎮充分利用空閑場地規劃設置自產自銷瓜果臨時銷售點,解決瓜農銷售難題;組織農業技術人員到田間地頭,手把手、面對面開展技術服務,幫助農民提高種植水平;各村黨支部安排專人對接瓜農,提供全方位服務,積極為其解決后顧之憂。
“當前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,也是春耕生產的重要時節,丹陽鎮將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,抓緊抓好春季農業生產,確保農產品穩產保供。”丹陽鎮農業站主任谷元光說道
來源: 馬鞍山日報